专利摘要:
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预制沟体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上部露出场地面100‑150mm,预制沟体顶部设置沟体盖板,凸台上固定预制防水隔板,预制防水隔板将沟体分隔成上部电缆沟和下部排水沟,防水隔板中部设置单向排水地漏,电缆沟两侧壁及底部设有防水砂浆。用预制防水隔板将预制沟体内部分割成上部的电缆敷设空间(电缆沟)和下部的封闭排水空间(排水沟),二者通过单向排水地漏连通,可保证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快速排出,有效减少水体挥发影响电缆性能、腐蚀电缆支架;电缆沟的迎水面设置截水沟,通过预埋在沟壁的PVC管与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在碎石层以下,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实现了场地雨水的汇集与快速排出。
公开号:CN214337503U
申请号:CN202023011769.3U
申请日:2020-12-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冰阳;李莉;林一扬;李莉媛;李蕾;王健生
申请人:Powerchina Central Chin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rp ltd;Powerchina Hen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IPC主号:H02G9-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n0002] 户外变电站的站内电气设备通常都露天布置,设备之间常设置纵横交错的电缆沟用于电缆连接。为避免场地雨水流入电缆沟沟体内,现行的国家电网变电工程建设中,常常根据国网标准工艺的要求将电缆沟沟壁设置的比场地碎石顶面高约100mm(场地碎石厚度一般为150mm,碎石底部一般为300mm三七灰土垫层),因而将变电站场地划分成了若干区域。为避免场地雨水在电缆沟两侧汇集,往往需要在电缆沟顶部按照一定间距设置过水板,该过水板底标高同场地碎石底面标高。过水板的的设置会影响电缆沟的的净空,增加电缆沟深度,增加工程成本;另一方面,为排出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在电缆沟底部往往需设排水槽,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通过集水井底排水管将积水排出,但这样集水井需要深度较深,排水管必须从电缆沟底部通过,造成站内排水系统整体加深,增加成本,增大施工难度。此外,在目前的变电站建设模式中,电缆沟的断面设计和排水系统设计为相互独立的过程,排水管道和集水井与电缆沟独立施工,施工期间存在多次开挖,施工工序较多,工序间相互干扰较大。
[n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多功能整合的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包括预制沟体,在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凸台,预制沟体侧方上部预留截水沟,截水沟通过管道连通预制沟体凸台下部。
[n0005] 所述管道为预埋PVC管。
[n0006] 所述预制沟体长度为1000-2000mm,PVC管设置在预制沟体长度方向的中部。
[n0007] 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所述预制沟体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上部露出场地面100-150mm,预制沟体顶部设置沟体盖板,凸台上固定预制防水隔板,预制防水隔板将沟体分隔成上部电缆沟和下部排水沟,防水隔板中部设置单向排水地漏,电缆沟两侧壁及底部设有防水砂浆。
[n0008] 截水沟位于场地迎水面的碎石层下部,截水沟与碎石层之间设置钢篦子。
[n0009] 单向排水地漏的单向阀上设有弧型过滤帽。
[n0010] 截水沟与PVC管之间设置滤网。
[n0011] 用预制防水隔板将预制沟体内部分割成上部的电缆敷设空间(电缆沟)和下部的封闭排水空间(排水沟),二者通过单向排水地漏连通,可保证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快速排出,有效减少水体挥发影响电缆性能、腐蚀电缆支架;电缆沟的迎水面设置截水沟,通过预埋在沟壁的PVC管与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在碎石层以下,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实现了场地雨水的汇集与快速排出。
[n0012] 本实用新型将站区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与电缆沟断面设计相结合,解决了因电缆沟布置将场地分割成若干区域对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电缆敷设与排水系统分层布置,可有效节约占地,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土方工程量,缩短项目工期,降低排水系统整体造价;电缆沟迎水面的截水沟可有效收集场地雨水直接进入预制沟体底部的排水空间,因而不必在沟体顶部另设过水板,进而有效避免因电缆敷设净空不足而增加电缆沟的深度,节约工程量。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n0014] 其中:1、预制沟体,2、凸台,3、截水沟,4、管道,5、垫层,6、沟体盖板,7、预制防水隔板,8、单向排水地漏,9、防水砂浆,10、碎石层,11、钢篦子,12、滤网,13、电缆沟,14、排水沟,15、迎水面。
[n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6] 如图1所示,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包括预制沟体1,在预制沟体1底部设置凸台2,预制沟体1侧方上部预留截水沟3,截水沟3通过管道4连通预制沟体凸台2下部,所述管道4为预埋PVC管,所述预制沟体1长度为1000-2000mm,PVC管设置在预制沟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
[n0017] 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所述预制沟体1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5,上部露出场地面100-150mm,预制沟体顶部设置沟体盖板6,凸台上固定预制防水隔板7,预制防水隔板将沟体分隔成上部电缆沟13和下部排水沟14,防水隔板中部设置单向排水地漏8,电缆沟两侧壁及底部设有防水砂浆9,防水砂浆可以防水防潮,确保电缆沟内环境干燥,保证电缆工作环境。
[n0018] 截水沟位于场地迎水面15的碎石层10下部,截水沟与碎石层之间设置钢篦子11,截水沟与PVC管之间设置滤网12。场地雨水或废水经过碎石层、钢篦子及滤网三层过滤,使得进入PVC管的水无杂质,防止管道堵塞,避免后期清淤程序。
[n0019] 单向排水地漏的单向阀上设有弧型过滤帽(图中未显示),通过设置弧型过滤帽防止杂质将单向阀堵死。
[n0020] 集截水、排水、电缆敷设为一体的预制沟体预先成型好,在场地直接组装,减少了后期工程量,简化施工工序。
[n0021] 用预制防水隔板将预制沟体内部分割成上部的电缆敷设空间(电缆沟)和下部的封闭排水空间(排水沟),二者通过单向排水地漏连通,可保证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快速排出,有效减少水体挥发影响电缆性能、腐蚀电缆支架;电缆沟的迎水面设置截水沟,通过预埋在沟壁的PVC管与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在碎石层以下,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实现了场地雨水的汇集与快速排出。
[n0022] 本实用新型将站区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与电缆沟断面设计相结合,解决了因电缆沟布置将场地分割成若干区域对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电缆敷设与排水系统分层布置,可有效节约占地,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土方工程量,缩短项目工期,降低排水系统整体造价;电缆沟迎水面的截水沟可有效收集场地雨水直接进入预制沟体底部的排水空间,因而不必在沟体顶部另设过水板,进而有效避免因电缆敷设净空不足而增加电缆沟的深度,节约工程量。
[n0023]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n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包括预制沟体,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凸台,预制沟体侧方上部预留截水沟,截水沟通过管道连通预制沟体凸台下部。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预埋PVC管。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沟体长度为1000-2000mm,PVC管设置在预制沟体长度方向的中部。
[0004] 4.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沟体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上部露出场地面100-150mm,预制沟体顶部设置沟体盖板,凸台上固定预制防水隔板,预制防水隔板将沟体分隔成上部电缆沟和下部排水沟,防水隔板中部设置单向排水地漏,电缆沟两侧壁及底部设有防水砂浆。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截水沟位于场地迎水面的碎石层下部,截水沟与碎石层之间设置钢篦子。
[0006]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向排水地漏的单向阀上设有弧型过滤帽。
[0007]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截水沟与PVC管之间设置滤网。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7503U|2021-10-01|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CN201212156Y|2009-03-25|地下室工程截排水系统
CN211257219U|2020-08-14|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双层结构排水沟
CN214574059U|2021-11-02|户外变电站电缆沟
CN210395587U|2020-04-24|一种地下室外墙根部的排水构造
CN104328836B|2016-04-06|一种环保型预制双箱深孔式排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24405B|2019-08-09|一种地埋管施工中地基降水施工方法
CN110924381A|2020-03-27|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
CN105369852B|2017-06-06|一种下沉式集透水装置
CN212026503U|2020-11-27|一种基于自然渗透理念的浅山区村庄复合功能排水沟
CN214737110U|2021-11-16|一种路面快速排水结构
CN214219730U|2021-09-17|建筑外墙防渗水结构
CN203821546U|2014-09-10|一种生态雨水井构造
CN210263344U|2020-04-07|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沉砂井
CN214245994U|2021-09-21|一种下层排污上层雨水地面漫流式雨污分流系统
CN211006721U|2020-07-14|一种地下室疏水结构
CN210368841U|2020-04-21|镇村级河道复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12835761U|2021-03-30|一种雨水花园溢流装置
CN214423515U|2021-10-19|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填埋区域防雨结构
CN214657557U|2021-11-09|一种狭小空间分流式排水结构
CN213296605U|2021-05-28|一种山体雨洪水收集排泄装置
CN214363984U|2021-10-08|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11849708U|2020-11-03|一种水膜水景
CN213358855U|2021-06-04|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214116866U|2021-09-03|一种弃渣场的多层次复合排水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11769.3U|CN214337503U|2020-12-15|2020-12-15|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CN202023011769.3U| CN214337503U|2020-12-15|2020-12-15|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返回顶部]